為貫徹落實省委宣傳部、教育廳、團省委《關于深人開展全省大中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“三下鄉”活動的通知》精神,我院在認真總結前幾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,經過精心組織實施,今年卓有成效地開展了暑期大學生“三下鄉”活動,受到青年學生和農民朋友的普遍歡迎,引起了多家新聞媒體的熱情關注。在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,我院今年以“向新世紀奮進,在實踐中成才”為活動主題,把“科技興農”作為重頭戲,因地制宜,形式多樣,分層次,有重點地開展活動。
一是組織全院大學生利用回鄉度假開展科技服務和主題調查活動。
二是組織大學生藝術團赴鳳陽縣宋集鄉、京山鄉進行慰問演出,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三是組建大學生環保宣傳隊,開展“江淮學子環保行”活動。
7月11日,是“江淮學子環保行”啟動日。大學生們騎自行車從學校出發,沿途經鳳陽、五河、蚌埠、懷遠、淮南、壽縣等六個縣市,終點站抵達鳳臺縣,歷時一周,行程近500華里?;顒又?,隊員們參觀了蚌埠市天兔集團毛巾廠、八一化工廠、豐原集團檸檬酸廠、淮南化工總廠、鳳臺化肥廠等六家企業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。大學生們針對實際情況就治理污水問題提出改進性意見和建議20多條,并實地考察了淮河部分河段的水質污染情況及生態現狀。環保宣傳隊一路還對有關環保的政策和法律、法規進行了有效宣講,并散發環保宣傳材料4000多份,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
四是深化大學生擔任村科技副主任工作
第三批在鳳陽鄉村擔任村科技副主任的38名大學生,利用暑期與“三下鄉”活動結合起來,采取科技咨詢、技術培訓,深人田間地頭和到養殖大戶家中進行現場指導等形式,取得顯著效益,得到了鳳陽縣委、縣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農民群眾的熱烈歡迎。
五是成立大學生志愿者” 三下鄉”服務(團)隊赴鳳臺縣開展農業科技服務活動。
鳳臺縣是我院第二年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結對服務地區,院領導對抓好這個點的活動十分重視。 7月11日,暑期剛開始,由專家教授和品學兼優大學生共18名成員組成的 赴鳳臺縣志愿者“ 三下鄉”服務團便抵達鳳臺。服務團分二隊,分赴楊村、桂集兩個鄉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。隊員們不顧酷暑和疲勞,首先走訪了種植、養殖大戶,調查了當地農業產業結構狀況和農作物生長、家畜家禽的飼養狀況,制定活動計劃,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。在10天時間里,隊員們在老師指導下,利用所學專業知識,采取授課、電視講座、街頭咨詢、現場指導等多種方式,廣泛宣傳科學種田、養殖及適時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知識。向農民傳授農作物的栽培和病蟲害防治、家畜家禽的飼養管理及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技術,并組建家電維修小組義務為農民維修家用電器。據統計,在科技服務過程中,舉辦科技知識培訓班10多期,對200多名從事農村科技服務人員、專業戶進行了培訓,舉辦科普講座近10場,解答農民在農牧業生產中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500多例,咨詢群眾達3000多人次,散發我院自編的《農業實用技術手冊〉2000多冊,維修家用電器1000多件。 大學生暑期“三下鄉”活動使大學生提前接觸了解社會,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,拉近了農民與科技的距離,鍛煉提高了自身各方面的素質,增強了實踐動手能力,鞏固了專業思想,培養了他們學農、愛農、主動服務“三農”的工作作風,同時為學校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實踐依據,意義十分深遠。(院團委 選自2000年9月30日《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報》)